書名 : 民国時期外交史料匯編(全140冊)
編著者 : 王建朗主編
出版社 : 国家図書館
定価 : 1,680,000 円
出版年 : 2014/12 月
三十八年的民国外交,雖然短暫,但内容豊富而復雑。
這一時期的外交有得有失,有刻骨銘心的恥辱,也有激動人心的輝煌。総体而言,民国外交在経歴了最初的磨難後逐漸呈現出積極向上的趨勢。従辛醜条約陰影篭罩下的清末,到被“民四条約”重撃的民初,再到抗戦勝利後出任聯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三十余年間,中国国際地位経歴了巨大的変化。
民国時期是中国外交史上一個重要的転型時期。它有両大特点,一是職業外交界的変化,外交機構的近代化、専業化,新式外交官隊伍的形成,使得中国外交真正進入能与各国対話的時代,使外交進歩有了一個必需的基礎;二是国民外交的形成,随着近代社会輿論場的形成,国家外交不再是宮廷、政要及外交官的専利,社会各階層的呼声都反映到外交領域中来,影響着中国外交的進展。
外交史的研究与其它専門史的研究略有不同。一些外交活動是顕見的,其過程及結果,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会直接顕示在国民面前,而更多的外交活動則是潜隠的,帷幄運籌,幕後折衝,一般公衆難以窺見。因此,外交史研究的深入在很大程度上更加依頼於史料的発掘。
此次出版的《民国時期外交史料匯編》,主要由档案及期刊両大部分組成。档案部分主要収録了北京政府外交部档案,包括駐外各使館星期報告、外交文牘、総長室収発電稿、外交部参事庁収電簿、外交部条約司訳件,以及外交部存底之重要外交文献等。這些档案渉及到這一時期的若干重大交渉,如“二十一条”交渉、西原借款、中日共同防敵協定談判、中国参加一戦、戦後議和籌備、華盛頓会議、修訂不平等条約運動等。此外,還収録了外交部対国外重要報刊与新聞社重要報導的輯録与翻訳。
本叢書所収外交期刊則覆蓋整個民国時期,既包括外交部定期刊布的《外交公報》、外交部及政府内部伝閲的《外交部工作報告》、《外交部参考資料》,也包括社会団体主弁的外交期刊,如《外交評論》、《外交研究》、《国民外交》等。閲読前者,可以譲我們看到外交的基本進程;研究後者,則会譲我們看到社会輿論是如何影響及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外交的。
因此,這套文献至少有両大看点,一是看専業外交機構是如何弁理外交的,幕後真相究竟如何;二是看民衆是如何影響外交的,尽管這是公開呈現的部分,但若不仔細梳理,仍然難以看出這一影響何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