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晉系金文集成・晋巻(全4冊)
編著者 : 湯志彪
出版社 : 学苑
定価 : 132,000 円
出版年 : 2021/11 月
晉系金文集成•晉卷(全4冊)
『晋系金文集成・晋巻』は西周から春秋までの晋国青銅器および国別が不明の晋系青銅器計316点(礼器227点・兵器80点・雑器8点)を収録、西周初期から戦国末期までを扱い、地域は山西・河南・河北・内モンゴルおよび陝西の一部地域におよぶ。
《晋系金文集成 晋卷 全四册》
收录西周到春秋之晋国青铜器、以及难以判断国別的晋系青铜器,共316(套),其中青铜礼器227件(套),兵器80件,杂器8件。涉及山西、河南、河北和内蒙以及陕西部分地区,时间范围自西周早期至战国末年。
《晉系金文全編·晉卷》收錄西周到春秋之晉國青銅器、以及難以判斷國別的晉系青銅器,共316(套),其中青銅禮器227件(套),兵器80件,雜器8件。涉及山西、河南、河北和內蒙以及陝西部分地區,時間範圍自西周早期至戰國末年。
本書以每件青銅器為基本單元,首列拓片(含少量照片、摹本),左列“釋文”、“國別”、“時間”、“字數”、“拓片/摹本/照片來源”、“著錄”、“出土”、“藏地”等各項。
凡一器之“釋文”,吐故納新,去粗存精,既有作者心得,亦有他山之見,根本上改觀以往隸釋不當、觀點陳舊之面貌;凡某一器之“國別”、“時間”,均有甄別廓清,可靠不誤。
其他著錄書中,偽器不絕,疑莫能定者亦有收錄,本書均予剔除。
本卷是第一部全面收錄晉國及其系屬青銅器之大型著錄書。
該書共收錄有銘晉系青銅器1100件(套),是目前所見晉系金文的最全面的資料彙總。同時,該書在充分吸收學界最新考釋成果的基礎上,對原有釋文做了很多修訂,釋文也更為精審。我本人相信,該書的出版,必將會對晉系文字乃至晉文化的研究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為學界今後的研究提供很多便利。
在著名古文字學家馮勝君先生指導下,湯志彪完成了博士論文《三晉文字編》,並於2013年正式出版。《三晉文字編》是第一部以文字編形式對已經發表的晉系文字資料進行系統整理的古文字專著,學術價值頗高,受到學界廣泛好評。其後十年間,湯志彪一直關注晉系文字資料的收集整理,精審再三,去偽存真,終於完成了《晉系金文集成》(韓鄭兩周卷、魏衞卷、趙中山卷、晉卷)。本書堪稱一部不可多得的可信可用的填補空白之作。
湯志彪 1977年生,廣東廣州人。1997-2001年就讀於華南師範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學士學位。2003-2006年就讀於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師從白于藍先生攻讀古文字學方向碩士研究生。2006-2009年就讀于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師從馮勝君先生攻讀古文字學,獲博士學位,並得到林沄、吳振武等前輩的悉心指導。2009年入職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2016年入職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和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
主持項目包括:2010年教育部“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專案“三晉文字編”(批准號:1036);2011年度東北師範大學校內青年基金一般項目“龍崗秦簡文字通假現象研究”(批准號:11QN032);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專案“晉系文字整理與研究”(批准號:13YJC740085);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晉系題銘職官整理研究”(批准號:15BZS046);上海市教委科創重大項目《古陶文編》(批准號:2019-01-07-00-05-E00048);2020年度高校古委會直接資助項目“先秦出土文獻與傳世古籍史事對比研究”(批准號:2056)。參與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專案“簡帛學大辭典”(批准號:14ZDB027)、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專案“出土文獻與上古文學關係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專案“先秦古文字材料四種綜合整理與資料庫建設”(專案號:16JJD740009)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專案“考古學視角下西周都城的社會結構研究”(批准號:17BKG017)。
發表論文近50篇。代表作有《上博簡(三)〈彭祖〉篇校讀瑣記》(《江漢考古》2005年第3期)、《溫縣盟書字詞釋讀劄記》(《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九輯,中華書局,2012年10月)、《略論裡耶秦簡中令史的職掌與升遷》(《史學集刊》2017年第2期)、《〈楚辭〉“弗味”“後憂”新解》(《語言科學》2018年第2期)、《甲骨文研讀三例》(《出土文獻》2018年第2輯,總第13輯)、《戰國兵器命名及相關問題兩則》(《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8年第3期)、《“甲子朝歲貞克聞夙有商”解詁》(《歷史研究》2019年第3期)等。
出版專著兩部:《三晉文字編》(全六冊),作家出版社,2013年;《晉系璽印彙編》(全12冊),學苑出版社,2019年,均備受好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