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日本侵華図志(全25冊)
編著者 : 張憲文主編
出版社 : 山東画報
定価 : 218,750 円
出版年 : 2015/06 月
日本・アメリカ・中国・台湾等の公私にわたる所蔵の中から、日本の中国侵略関連の写真を収録。
収録範囲は、1894年の日清戦争から1946年の東京裁判まで、約25000点の貴重な史料。
《日本侵华图志》是由民国史学界泰斗、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张宪文领衔主编的大型***学术出版工程。荟萃了日本、美国、中国内地及港台地区公私珍藏的二万五千幅珍贵图像资料,系统、直观、生动地记录了日本自明代倭寇窜犯中国东南沿海以来,尤其是1894年发动甲午战争到1945年战败投降,直至1946年东京大审判的全过程,再现和固化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主要历史事实。
《日本侵华图志》按不同专题编纂为25卷,每卷都由本专题的资深专家撰写,图片的辑录遵循重要性、稀缺性和高清晰三原则,每一幅图片都注明出处或来源。
这套书有什么意思?
首先,是有思想。25卷的设置,是编委会和出版社深思熟虑的结果。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有着长久的组织、制度、思想等方面的准备。为此,我们特别把《战争动员》放在**卷,编著者曹大臣是南京大学中国民国史研究中心教授,精通日语,研究日本侵华历史多年。他本人也收藏了大量的日本当时出版的刊物,比如《朝日新闻》《支那事变写真贴》等等,这对用图片的形式深入、全面研究和展示日本战争动员的情况有很大的帮助。本卷用日本的刊物和日本的材料,全面展示了甲午战争与1931年
1945年侵华战争期间,日本是怎样进行政治、经济、军事、人力、精神动员的。在8月份北京召开的《日本侵华图志》发布会上,清华大学教授秦晖先生就对《战争动员》卷的设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如果我们说要防止军国主义复活,主要不是抨击某一个鹰派,而是要非常警惕,不能让日本的军国体制再度出现。《战争动员》这一卷,是对日本军国体制的研究,非常具有意义。以前我们做的是远远不够的。
此外,秦晖先生还特别提到了他之前从未见到的两个题目,就是《日本侵华图志》的第22卷《文化侵略与奴化教育》、第24卷《生态破坏与社会控制》。确实这两卷也是编委会几次研讨后重点确定的。过往,大多数研究都把日本侵华造成的破坏集屠杀了多少人,抢占了多少财产等等,很容易忽略日本侵华对中国的文化、生态等方面的破坏。说实话,我们在提出这个题目的时候,已经预想到困难了。尤其是《生态破坏》方面,极少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从结果来看,《文化侵略与奴化教育》和《生态破坏与社会控制》还是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标,用近2000幅图片全面展现了日本侵华时期,对中国文化与生态资源的破坏。
可以说,这25卷几乎涉及了日本侵华的每一个细节,从怎么准备战争的,怎么侵占中国的各个地区,到怎么进行间谍活动、怎么无差别轰炸、怎么虐杀战俘奴役劳工、怎么进行性暴行、怎么进行化学战与细菌战、怎么进行经济侵略、怎么扶植伪政权,乃至怎么投降和受审的。这25卷的《日本侵华图志》会以图片的形式,给读者一个具有思想性的展现。
第二,就是可读。我们四十八位编著者都是各研究领域的一流学者,研究层次和史实表述上我们是自信的。为此,我们在编辑过程中着重对可读性做了要求。怎么做到可读呢?我们在图片的排版上下功夫。比如《侵占华南地区》卷第194 201页,这几页都是展现日军是如何攻占南宁的。对此,我们便按照时间的顺序,日军向南宁行进日军在南宁城郊作战日军突入南宁日军在南宁周边继续作战,按照战争发展的进程进行排版。尤其在197页,我们做了特别的安排。在选取图片时,我们发现了两张由不同日本刊物发表的同一场景不同时段的图片,也就是图一和图二日军向南宁发起冲锋的场景,我们便按照日军士兵姿势的变化进行了排版。我们希望能够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再如本卷的第16页中,在日军进攻广州的叙述中,我们插入了一张中国士兵持枪训练的照片,这张照片是日军在惠州前线牺牲的中国军人遗体上找到的,背面写有送给恋人李小姐等字样,这是一个多么凄美的爱情故事啊!战争让摧残了美丽的爱情。我们的这种精心设计,在每一卷中比比皆是。读图时代,是我们社《老照片》所开创的,而《日本侵华图志》送给读者的,就是让读者能够体验到战争的残酷,用图读懂、体验那个时代,真正体会我们民族的苦难。
《日本侵华图志》有什么用呢?
一是图片稀缺、高清,经过了筛选和考证。图片来源于日本、美国、中国大陆和港台等国家和地区,选取的25000幅图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未出版的一手资料,有五分之二、也就是10000幅以上的图片是在中国大陆**次出版,很多图片非常稀缺。比如,我们花大价钱从个人收藏者手中收集了一些日军士兵侵华期间的私人照片集,更为让我们有底气的是,我们还拥有整套的由日本每日新闻社、日日新闻社出版的战时画刊《支那事变画报》,以及朝日新闻社出版的战时画刊《支那事变画刊临时增刊》等。这些战时画刊是日本战地记者所拍摄的,是研究日本侵华历史的*重要的**手资料。图片非常清晰,对每一幅图片都有清楚的解释。为了能够有更为严谨的判断,我们还比照战后日本出版的一系列《不许可写真》,把相关图片进行比对,使历史能够更接近真相。比如《侵占华南地区》卷第107页第2图:三亚湾附近正在冲锋的日海军陆战队太田部队。我们在不论是国内还是境外的一些刊物上,看到的只是图片的左侧一部分,当我们找到《支那事变画报》的原版图片时,我们可以放心地用了。其右侧的热带植物和图片发表的时间证明这支部队就是在海南。
《日本侵华图志》的图片的清晰度、真实度,都经过了仔细地推敲,不过是个人还是博物馆等部门,都可以拿来使用。
二是图片信息量大,能够完成展现日本对某一个地区的侵略。还是讲《侵占华南地区》卷,从第135 173页,几乎收集了全部的1939年六七月份日军侵占汕头与潮州的图片,当然有些图片拍摄视角不同,但是图片信息量相同的,我们也选择性地删除了一部分。从日军航拍汕头、探查情报,轰炸汕头,引爆中国守军的水雷,到登陆、攻击,再到攻占汕头、巷战,成为伪政权等等,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展示。再如《山东问题与济南惨案》,选取了大量从未在国内面世的日本侵占下的青岛老照片、胶济铁路沿线老照片。其中济南惨案部分是由济南的著名收藏家赵晓林提供的老照片,这些照片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日军在哪里放置大炮轰炸济南,日军怎样进军济南的,这些历史细节都一一得到了展现。
图片信息量大,还有一个重要的内涵所在,就是图片背景。这些背景内容很丰富,通过对这些图片的细致观察,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当时中国各地区的面貌。如《无差别轰炸》卷第306页佐藤编队轰炸延安这张图,我们来比对我在百度地图上截取的卫星图,很容易看到几十年来延安的变化。比起当年的大轰炸,我们自己似乎对山体得破坏更厉害些。再如《侵占华南地区》卷第24页图3、图4,日军攻占广州市区,图片背景信息是很丰富的。还是这一卷的32 35页《海珠桥见证日军劣迹》,图片虽是以日军的侵占和破坏为视角,但是也客观展示了海珠桥的全貌和细节。再如《侵占华南地区》卷第13页图3:日军部队在登陆大亚湾的时候,装备了访问面罩。这幅图片很清晰地证明了史料中记录的,日军在发动侵占华南的战争之前所做的大量情报工作,就包括如何让日本士兵防止被华南地区的蚊虫叮咬引发传染病的问题。
三是新的研究成果的展现。如《无差别轰炸》《慰安妇与性暴行》《经济侵略与资源掠夺》《化学战与细菌战》《扶植伪政权》等等,不仅仅展现了大量的关于这些课题的图片,重要的是展现了这些课题的新的研究成果。如果您觉得读那些学术论著乏味的话,我想读我们用图片展现学术成果的图志,同样能够吸收到足够的学术营养。
|
|